近年来,上犹县把茶叶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抓,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育龙头、建园区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质量安全优质的绿色产业振兴的路子。目前,全县茶园面积11.05万亩,产量2786吨以上,产值4.21亿元,规模和产量均占赣南地区茶产业的52%以上,上犹绿茶品牌估值达到6.41亿元。“上犹绿茶”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上犹高山茶”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茶叶已成为上犹一大“名片”。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生态优势
上犹茶产业历史悠久,该地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峰14座,境内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拥有河道610条,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山地以第四纪红壤为主,兼有少量紫色土壤和山地黄壤。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8℃,森林覆盖率达81.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4倍,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2332个。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色翠、汤绿、形美”的独特风味。
突出规划引领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构建茶叶基地布局,扩大产业规模,重点打造“一带三圈五基地”,即重点建设由油石乡经梅水乡园村至五指峰乡的茶叶产业带和油石嶂有机茶、五指峰高山茶、梅岭有机茶等三个茶叶产业圈,重点打造油石嶂和梅岭、笔架山、园村、五指峰、营前等五大茶叶基地。在“一带三圈五基地”内,按照“六统一分”(即:“统一流转、统一清山、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验收、统一供苗、分户经营”)的原则,每年发展上规模茶园基地6000亩以上,逐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格局。
夯实质量根基,引领高质量发展
生态的种植,严格的监管,匠心的工艺,让“上犹富硒绿茶”在茶行业中名声渐响。
优化产地环境
上犹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地理区位等优势,致力于打造“四无”茶叶产区,即环境无污染、种植无公害、监管无盲区、制作无添加,致力打造“生态茶、放心茶、品质茶”。同时,上犹茶还具有“富硒”优势,根据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上犹县土地质量档案(茶叶)》资料显示,上犹县大部分茶园土壤富含“硒”元素,其中最大值为0.96mg/kg,平均值可达0.6mg/kg。各茶园根系土样品各元素指标均符合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产地、有机茶园规范要求。依托农业大讲堂、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平台,大力宣传以茶叶产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建设病虫绿色防控示范面积70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万亩。积极推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茶园,通过生态有机栽培理念、绿色安全的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保障茶产业的质量安全。
强化质量监管
依托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数字化”。全县已有21家茶叶企业、合作社入网监管,并加强了对入网企业的日常巡查检查和上市产品的抽检工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100%。
制订地方标准
按照“有标贯标、无标补标”的原则,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上犹县制定的“上犹绿茶”标准被批准为江西省地方标准。
建立农产品“三品一标”示范区
建立了“上犹绿茶”“上犹高山茶”两个示范区,推动标准化生产,打造了一批生产样板。峻岭茶业、犹江五指、犹江绿月、龙门白茶等17家企业40个产品获得绿色、有机认证。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犹江绿月嘉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对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强化农业经营生产有标可依、对标生产、按标管控,实现“三上墙”和“三到户”,全面提升了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加大人才培养
通过举办手工制茶大赛等活动,促进制茶技术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提升上犹茶叶品质和水平,形成上犹茶产业独特的品质标签。
落实信用承诺,筑牢诚信基石
履行主体责任
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推动落实信用承诺等制度,提高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和参与信用建设意识,形成了以生产主体信用体系的有效管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良性互动。茶叶生产经营主体都能严格按照《上犹绿茶》地方标准标准化生产,推行绿色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用量,投入品购买、使用等有详细记录,产品上市前都进行了自检或委托检测,检测合格后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市。
信用评级考核
借助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的风险等级ABC评定,加强对茶叶标准化农业生产主体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结合日常监管、监测数据、农事操作和安全用药记录等情况,建立完善企业生产主体信用评级机制,实行动态信用评级,每季度对入网的绿色有机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分排名。目前,全县入网茶叶企业、合作社均为A级。
打造区域品牌,拓宽营销渠道
着力品牌打造
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深入挖掘优点、品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一绿一红”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资金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以市场消费端对接,让上犹绿茶走出赣州,走出江西,走进北上广。
标准化生产
积极引导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三品一标”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加大综合利用
加强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茶产业结构,通过加工及深加工技术应用,高效利用夏秋茶资源,有效提升茶产业经济效益。强大技术团队、营销团队,让资源优势走向产业优质。
强化品牌价值
通过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将茶文化融入茶产品与茶品牌,挖掘上犹茶叶品质和特色,形成具有品质标签、上规模的品牌产品,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力。
创新营销手段
加强营销人才培养,利用好新媒体、直播等线上营销方式,建立起立体营销网络与品牌化营销策略。
茶旅融合
开发茶旅融合新业态,将红色文化、自然景观、茶文化相融合,构建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上犹特色茶艺文化。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茶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上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好山好水出好茶,要喝就喝上犹茶”的目标。
来源: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上犹县农业农村局 赖春莲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